2006年1月5日 星期四

聽捷克愛樂管絃樂團演奏雜感-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2004年11月28日

當豎琴的旋律敲響時,不知怎地我的眼眶濕了...心靈深處如被敲動了,好美,宛若天籟...

幾聲和絃,幾段琶音,拉開序幕...這是捷克作曲家史麥塔納[我的祖國]第一樂章開始...在國家音樂廳裡,捷克管絃樂團的演奏震動現場觀眾了...

我不由想起白居易[琵琶行]裡:[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雖然是描述琵琶之音,但是,豎琴卻也表現出這樣的感覺...


史麥塔納在耳朵完全聽不見的情況下,竟然創作出這麼豐富有意涵的六個樂章,一直到現在,還是令人百聽不膩,深深地覺得每一段都好聽都有感覺...

第二樂章[莫耳島河],現在是最受世人歡迎也最有名的一段.初始的兩條河流,匯成大河,路旁的歡慶,中途的湍流,在不同的樂器不同大小調表現下,蜿蜒綿長.我的目光,搜尋著台上的不同樂器,觀察著它們分別演出哪個樂句.很驚喜地感受到在主樂句末尾三角鐵連敲三拍的清脆響聲,在這樂章裡竟是如此清新可喜,畫龍點睛.

突發奇想,原來如果我在台上,我可以敲三角鐵吧!!

真的很感動,令人好感動的一部國民樂派交響詩創作!

XXX XXX XXX

中場休息後,緊接著演出的是德弗乍克的新世紀交響曲,不過,雖然這首最有名,但還是比較喜歡Dvorak其他的作品....

看著聽著,心裡浮現了,好像好久好久以前的場景,那段時光已經離我很遙遠了...

在LA Music Center,我看著台上默片The Wind,底下是Esa-Pekka指揮的LA交響樂團演奏許多Sibelius的音樂,就襯著這齣默片...我訝異於提琴廣音域的特性,烘托出角色曲折的心情...那真的是令人難忘又感動的藝術結合與表演啊!

多年後,當時的感動,還是留在心中....

Smetana, Dvorak, 及 Sibelius 的作品在我心中都是很棒的..







  • 留言者: 林肯
  • Email: wd2003h@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6-11-08 11:57:56



有一點高興,發現文中的Smetana是史麥塔納,Dvorak是德弗乍克.Sibelius是 在其他文章看到的西貝流士.隨著文中對音樂的描述,越來越懂得怎麼欣賞音樂了.好像上了免費的音樂課.天下有白吃的午餐ㄡ.
[版主回覆11/09/2006 10:30:17]
客氣了,我不是很懂這些的,只是一點點小感覺寫在這裡.

只是,這些國民樂派作曲家的作品,除了曲調豐富以外, 作品中所含有的社會意義,更是這些音樂能夠感動我的地方. 音樂家不是只有作音樂,也關心這社會,以作品振奮人心,讓人欽佩.










  • 留言者: JC
  • Email: buni7519@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7-04-28 09:41:35



民族音樂總教人感動

小時候不知道 [新世界]描寫的是美國

現在每次經過大草原都聽到 [結梗花] 旋律

臺灣有許常惠老師

[版主回覆04/28/2007 23:18:39]
是啊! 其實在古典音樂中我對[國民樂派]的音樂是最有感覺的...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首[桔梗花]呢?









  • 留言者: JC
  • Email: buni7519@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7-04-29 07:47:32



德弗乍克在新世界中

借用了韓國民謠

中文 翻成 [桔梗花] (先前打錯字,不好意思)

Mi So So, Mi Re Do, Re Mi Fa Mi Re...

由雙簧管 Oboe 描繪出美國中部草原 prairie 情景

[版主回覆04/29/2007 09:56:57]
oh! 原來是這段[新世界]中最有名的一段...只是我不知道叫做[桔梗花]

其實我記得Dvorak 的樂風有受到美國本土音樂(印第安吧?)的影響, 像這段的旋律老是讓我覺得有東方的味道,不知閣下認為呢?

(p.s. Re Mi Fa Mi Re -> Re Mi So Mi Re 不好意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