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3日
今早的課程是由本屆金曲獎得主施瑞樓小姐講述由鹿港發跡的南管音樂,這堂課的水準實在很高,大家都聽得如痴如醉.
老師告訴我們她自幼在鹿港長大,學得鹿港泉州腔,又在詩社及南管樂社習得河洛古音及曲調,因而還會所謂的晉朝國語及唐朝國語,這些保存著中原古音的河洛話,聽起來是多麼有趣啊!
老師教我們用唐朝國語,亦即閩南河洛話的讀音唸李白的[靜夜思],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等等,第一次學習用古音唸的我,宛若在古時私塾讀書的我,忙著用注音符號及英文寫下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拼音,但是唸起來很有意思,和小學時用國語學的感覺比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而我已學到,唐朝人讀這些詩時的真正讀法,甚至,也感覺到,河洛話的七音,較之國語的四聲,使得詩唸起來更有音律感.
最後老師用她的琵琶彈唱李白的將近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聲音清亮宛若穿破雲際,震憾了我的心,用古音唱起來竟是如此美麗.我想,這真是生平第一次的經驗,提昇了我對唐詩,古音及南管音樂的了解,真的好優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