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6日 星期五

來去東都-由詩裡看唐山過台灣

2004年7月21日

(續前篇)

[刺瓜刺刺刺,東都就來去;來去穩有某,嘸免唐山這艱苦]


林詩人教我們唸了這首詩,刺瓜就是國語的絲瓜,東都卻指的是台南府城,這讓我很驚訝,因為不容易猜.

詩人說因為當時台南在中國大陸的東方,所以,對大陸福建一代的人而言,是東邊的都市,口語上就稱[東都].


這詩裡說絲瓜長得很茂盛,大家一起去東都台南吧!到了那裡就一定有老婆(某),不用如同在大陸(唐山)如此艱辛困苦.

清康熙時期,大陸東南沿海實行堅壁清野,居民生活不易,因而許多未婚壯丁冒險乘船渡過台灣海峽,到達台灣開墾,府城台南是全台第一個發展的地方.但是,當時過海的壯丁在台要娶妻,其實只能娶平埔族的女子,漢人女子幾乎是沒有的.

不過,老師說這首好像是要"騙"大陸上的羅漢腳(未婚男子)來台灣開墾,其時到台灣不一定娶得到老婆,不過當時這首詩好像流傳甚廣,以致許多壯丁都移民到台灣了.

後來,我在國家台灣文學館的展覽裡,看到地板上打著光,竟然就是打著這些文字,想來觀眾也宛若踩著歷史上唐山過台灣的腳步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