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今日去唱片行拿了預購的[原聲帶],據說只能稱為[精華集],網路上的退訂活動,本來也曾讓我猶豫要不要去退訂,平時充滿正義感的我,卻還是軟化在那美麗的音樂境界中,至少,還有最重要的底襯背景[1945].想想,我並不在乎將來有更完整的樂曲蒐集CD出版時,再買一次. 聽了這張CD後,我的感覺是,唯一很明顯不搭調的是後來填詞唱出的[情書],感情上不夠濃郁,原來的[1945]還是感人耐聽許多.
剛上映的前幾個星期,見到一些報導,有些好奇,也有些想去看. 不過,直到有次回台北的家,已看過電影的大弟[超級強力]推銷此片,說他還想看第二次,熱心地一大早就幫我們去影院買票,讓只喜歡看好萊塢重口味的媽媽,對此片提不起勁,挑三揀四的媽媽,終於在早起時決定就當作[支持國片]吧! 跟著我們一起去微風國賓看.
直到此時,我都沒去特別研究此片內容,因為不想先知道太多劇情及討論,想將一切感受留給自己. 不過,進電影院的前一天,大學同學來找我,告訴我她已經去看過了,還說:[這個國片跟以前的不太一樣,這導演有考慮到觀眾....],她還說:[我還想再看一次....]
我心想:[哇! 我弟弟和同學...已經有兩個人跟我說他還想再看一次了....]
真的有這麼"讚"嗎?
對國片有所保留,印象中的國片好像都是探討主題的企圖心很強,但是拍出來就是少了深刻動人,少了平易近人....搞半天常會像是導演自己在跟自己說話,而不是跟觀眾說話. 雖然最近在飛機上看到豆導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還挺讓我印象深刻的,能夠從頭看到尾,蠻有創意的感覺,令人有些驚豔,只有結局那一鏡頭不是太了解. 不過,對[海角七號],在入場前,儘管已經是眾人叫好了,我還是沒有多大的期待,以免失望....
10月4日 台北國賓 早場11:00 坐了九成以上
彷彿從遙遠的地方,優美深沉的鋼琴聲響起,一艘舊時船艦自古老的時光開來,右上方的銀幕打出[海角七号]四個字....
情緒正進入古老夕陽火紅的大海,那1945年之時...畫面切入台北的大街小巷穿梭著,耳朵傳入很High的動感西洋歌曲...
如此的大反差緊緊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哇! 這個國片的配樂還真豐富...],這是心裡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也是這樣一鬆一緊的張力讓接下來整部戲一直走著這樣的節奏感.
台語不少,日語之多更超過我的想像,但是整個都很自然.
隨著劇情的演出,我竟然開始笑了,戲院裡的觀眾們也常常在笑,沒想到這部戲竟然會讓我們常常不由得笑出來,看到預告片時還意想不到耶!最重要的是,這些笑點一點都不低俗,有些還發人深省.
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友子喝醉後倒在路上,當時我想這動作有沒有太誇張了些,沒想到友子躺在路上指著天空說:[連你也笑我...]
正想,友子是在指什麼? 畫面就接到天上那一輪彎月.
這畫面只停了幾秒鐘,我當下的意會並不在那畫面跳接的一瞬間,而是還要看到那彎月形狀,如笑開的嘴,才突然明白這友子口中的[你],指的就是月亮啊!
但這一丁點的延遲,這意料之外的笑點,反而讓我回味最久,也佩服這個笑點設計.
看完電影後,有兩個畫面帶給我最大的感動,一直都停在我的腦海裡.
第一個是在那夜裡的海邊,靜靜的海,熱鬧的廟前宴客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到了這裡,每個人心上都帶著不如意的事.....
離去的魯凱公主,無法光明接觸的老闆娘,背棄自己的情人,無法搞定的貝斯,恐怕無法站上舞台的失落感,辛苦打拼要賣出的小米酒....
這樣的海邊,微微的月光輕輕地灑下,灑在每個躺著或坐著的人,灑在每個人不同的心事上....
這一幕是讓我感動的畫面...很美很美! 我的心情由熱鬧的囍宴轉到靜寂的海邊,節奏由快到慢,由高到低,這種張力,這種美,到底如何用文字來形容?
我想了很久,最後想到了,就是像這樣子的美:
美到會讓人也不由得想躺在那海邊....
美到也想跟電影裡的角色們一起...
美到也想在那海邊釋放出自己脆弱不如意的一面....
就是這樣想要參與的感覺,就是這份共鳴,這種美,在這樣的畫面中,傳遞到我的心靈裡.
第二個是港口的國旗,當80多歲的老友子拆信後,鏡頭轉到60年前的台灣港口,這裡有躲在甲板上偷看友子的日本老師,還有站在港口邊痴痴等待全身白衣白帽的友子.
突然,從銀幕的右邊出現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著.
我壓低了聲音,悄悄地跟坐身旁的媽媽說:[媽,妳看,有中華民國國旗耶....]
隨著鏡頭的拉遠,我看到後方樓房上更多的國旗,這一幕裡有船上戰敗的日本軍,有持長槍站崗的國民黨軍,還有在港口上行走的台灣人民,還有旗海飄飄...
不知怎地,我的眼眶濕了...
這是從小唸的歷史教科書談的[台灣光復]一幕,書裡的畫面現在活生生一躍我眼前.
這個歷史的交接點,後來承載了許多台灣老一輩的日本情結,也承載了新住民上一輩的中國情結.
這剎那間我心裡飄過成長中對歷史的理解,曾是經過了完全相信,到明白扭曲,到理解,再到心理去對不同論述的歷史去找個平衡點.
完全相信所謂抗日的慷慨激昂,在老一輩偶爾會流露出的懷念日治的表情中,衝突著,掙扎著.
我們曾以為一切都是這樣子的事情,也會在某一瞬間變得什麼都不是.
這些成長中的變化情事,讓我對歷史文化也特別有興趣,也特別會為其感動.
影院裡的我,好似就站在這港口上,觀看著日本,中國,台灣,觀看著愛情.
而不管是誰統治誰,愛情的本質是純粹的,即使在這歷史交接點,本質永遠是純粹的.
這最後一幕所傳達出的歷史,人性,時間,空間....讓我留下淚來...
我想,對每個看過的人而言,一定都會有自己留在腦海裏最感動最有共鳴的畫面吧!!
我步出了電影院,滿心地感謝還好自己有看這部好國片,用心認真拍攝的好電影!!
附記:
1. 進電影院的前一晚突做了個特別的夢,夢見置身於一街道,對面為二三層之樓房,左手邊一巷弄卻如鄉間路,街上招牌皆為繁體中文字,或夾雜些英文及東南亞文字.在夢裡我想:[這裡是哪裡?是台灣嗎?],我往前行,到達一大片低地之前,俯瞰廣大低地,有從後方斜射的夕陽光. 但不知怎地穿過低地的對面山上,所有的房子,再夕陽西下後竟然沒有一盞燈亮. 在夢裡我還讀到音樂的簡譜本,有些標示法和現在不同,比如用英文字U表示高音. 我再夢裡一直問,現在是何年代?後來,在夢裡讀到歷史紀年表,是3010年.
我竟然夢到一千年後的台灣!
醒來後很慶幸我所夢見到未來的台灣還是用繁體中文字.
2. 10月15日的晚上,我突然夢見自己在彈吉他唱歌...夢裡的我,竟然很會彈吉他,更勁爆的是,夢裡的我,後來在台上邊彈吉他,邊唱出:[當天是空的,地是乾的,所以我要無樂不作....],醒來後忍不住發笑,開始查詢哪裡可以學吉他...只是幾天後就沒有興趣查了...原來只是夢..
不過,做這個夢很酷!
3. 周圍好多朋友看過電影都沒注意到最後一幕有國旗,不知為何我覺得那麼明顯. 沒有看到國旗的可以看預告片驗證:
http://cape7.pixnet.net/album/photo/99087039
第一眼就有的,不要說沒看到喔!
4. 初次看影時,我單純地以為友子只是要去送行的,因為他應該知道自己是台灣人,無法跟日本人走的.
5. 這部電影比我原先所期待的好看很多,驚喜萬分.只差了阿嘉和友子的感情進度有[跳躍進]的感覺,這裡的劇情發展節奏跟其它支線比起來特別不連續.這是我第一次看海角後,唯一替它可惜抱憾的地方.
- 留言者: Verte *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1-03 17:30:06
觀察所謂的"海角現象"本身也滿有趣的.
Dear Verte:
這部電影好像已經變成全民運動,甚至可說是[共同語言]了...我參加聚會中,免不了大家會討論.
不過還是不要知道太多劇情或者有太多的期望,這樣子,真正看到影片時,會有更多自己的感覺及驚喜.
海角的社會現象的確很有趣,我想它成功之處是在於普羅大眾各年齡階層都能欣賞,可以成為跨世代共同享受的話題吧! 而以前的國片訴求觀眾較小眾.
有機會也去看看吧! 看大家在瘋什麼...
小木屋主人 07:58 am Nov. 9,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