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4點10分
回到博多站,和爸媽在偌大的車站商店街逛著,看到有餐廳外面貼著的[もつ鍋],感到納悶,不知道這是什麼口味的火鍋
爸媽繼續逛著,我則走到車站的筑紫口,出口後過街就是高田屋.
宇教授請我參加他的研究團隊聚會,就在此時此地舉行.
進去後就到一間很長的包廂裏,是個擁有矮桌褟褟米及座墊的和式房間,清一助理教授先到了,新史子也來了,我才知宇教授請我這餐.
我看了看清一拿著的參加人員名單及先收費用單,才發現這一餐所費不貲,要5000日圓.
被告知這裏飲料是無限續杯的,續杯還不限種類,看看飲料單上寫的[放題]兩個字,我不禁心中莞爾.
來日本這段日子,常看到街上廣告寫著[放題],我和爸媽一直不太明白這兩個漢字合起來是什麼意思,但是多看到好幾次,也有上下文及空間環境的相襯,最後我們就猜出像是[吃到飽]的意思....
果然真是豪放的無限暢飲呀!
我不會喝酒,就選了杯果汁; 倒是現場的日本人們,幾乎都選清酒啤酒之類的.
XXX XXX XXX
我先被安排坐到另一桌,一個人坐在那,耳朵邊傳進來的全都是日語...
查覺到心裏的不安拘束感 --- 熟悉的語言,果然是對環境安全感的基本要素!
還好過不久,宇教授及其夫人來了...
我很高興地跟其夫人打招呼,十年沒見過了(見第23話及第24話).
心裏想著我那在小倉站被發到的[18限]的廣告面紙,這總不好意思問與宇教授和清一等男性教授,還好教授夫人告訴我它真的只是交友網站廣告.
服務生送上了許多燒烤食物,種類不少,主要是海鮮,但是都切得小小塊的.看起來是日本人吃的大小,台灣人吃的肯定會切得大塊點.
有一種像是魷魚似的,烤起來會變得很硬,要很用力咬,但是很香.
過了一會兒,大家請宇教授致詞,教授夫人主動地坐到我對面將致詞內容翻譯成英語說給我聽.
原來大意是說很高興這十五年來所教過的研究生們都儘量趕過來參加這個聚會了,原本因為東北大地震之故,曾想過是否要取消這次聚會,但是很難得本來就有很多學生應允出席,唯一一位住在本州的,離震災地比較近,無法來福岡出席,但幸好他是平安的.
這是教授教書十五年來第一次舉行這樣的聚會,意義非凡.
教授也提到我名字,說我是個訪問學者,剛好也能出席,讓這同窗會更加熱鬧.
記得在新史子的隨身日誌上寫著[同窓會],當時她要跟我確認時間,就翻開給我看. 我沒細想,原來這[同窗會]的意思竟包含了所有研究生學長姐弟妹的團聚.
我原本以為只是目前的研究團隊聚餐,卻沒想到是遠比這意義重大的聚會.難怪現場我看到不少是入社會工作的人,原來是已畢業的研究生們.
我左邊有對已畢業的博士生夫婦,原來太太是個台灣人,因為當初先生從日本來台灣的大學當交換學生, 參加學校的英語練習課程而認識了在那就讀的女學生,後來變成另一半. 我跟她用國語聊了起來,原來她們現在住鹿兒島,三年前才來日本的,剛開始一句日語都不會說,現在都會了,也在工作了.
XXX XXX XXX
端上了一大鍋熱騰騰的火鍋,打開鍋蓋,裏頭有許多高麗菜,和一些看起來像是四神湯裏的大腸料理.
所不同的是,這些大腸是沒有那層皮的,只有裏頭那白白的部份.
我聽大家說這是もつ鍋(motsu-nabe),教授夫人跟我說這是福岡的特別料理,日本其他地方吃不到的,主要就是用牛胃當火鍋主角,還說日本人都會把這些葷腥東西處理得很乾淨吃起來很舒服.
我吃起來,就像是涮涮鍋一樣的湯底,味道比較淡的日本風味.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台灣的餐飲業很發達,什麼火鍋口味幾乎都嚐過了,所以倒也沒覺得這牛雜鍋什麼特別.
最後又來一道散壽司,還挺好吃的.
離開時我跟那個曾帶我去大野城車站買新幹線車票往京都的學生説聲謝謝,沒想到他卻已經喝醉而不認得我了.
其他學生跟我說他喝醉了.
我明白,卻還是有些震憾,我知道在居酒屋喝酒吃燒烤是日本人的文化,學生們也都喝.
可是我們在台灣的大學裏,是明令校園裏不能喝酒的,任何聚餐聚會研討會都不能準備酒,不可以讓學生喝到,以免發生什麼事.
所以,我還是挺驚訝的,有教授在的場合,灌酒灌到醉.
這真是文化落差啊!
XXX XXX XXX
與爸媽在車站筑紫口相見,搭上JR電車,夜深中回到大野城.
(つづ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