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日語全聽不懂,反而很專心地看講者的投影片文字及圖.
只是,好多片假名喔!! (註)
大部份的人學日文的時候, 通常會發現平假名的字型比較好記好背, 因為平假名是彷照中國草書發展而來的,就像是我們平常手寫中文字的筆劃. 但是片假名呢? 是從中國的隸書而來,一筆一劃方方正正很工整,和平時手寫體不太一樣,所以背起來會比較慢.
但片假名就像是日本人的[注音符號]一般,對於外來語,就用片假名的音去讀去寫. 所以呢? 像現在研討會裏的內容,很多都源自英語,所以投影片上,看到好多片假名.
不只是背起來比較慢,連認起來也比平假名慢了許多.
這挑戰性真的太高了,我其實感覺有些吃力,邊抄邊[猜]英文, 在片假名下先寫下各字相對應的英文式拼音,接著在從這些英文字組合及唸起來的感覺中去[倒推]原來的英文單字. 嗯,最後幾乎都有[猜]出來.
令我驚訝的是,好多字我以為日文中可有相對應的說法,卻都還是用片假名來拼來讀. 這樣看來,我倒覺得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更勝一籌了!!
這些是當時寫的筆記中摘錄下來的,懂片假名的看倌兒們可以看看自己能夠考幾分:
simulation (模擬)
consistent (一致的)
這個consistent其實前頭還有字的,發音像是SaiRuFu(SeiRufu),但我怎麼讀都猜不出英文,直到第二天才知道 (self-consistent).
(*還有flux (通量) mission (任務) 這些字的)
這個是讓我想了好一會兒的, e-ne-ru-gi 在心裏唸了好多遍還想不出來,後來發現是因為英文energy的r後面沒有母音,而且g發的是像國語注音符號ㄓ的音,和日語發音完全不同之故. 後面還有個單字source呢!
中場的休息時間時,坐在前方的京都大學的大志教授看到了我, 又驚又喜地跟我打招呼, 問我怎麼會來到日本,要待多久,親切地問候. 我也很高興在這裏又遇到一位認識的學者呢!!
去年赴布拉格參加一個小型研討會時,會場就我和大志教授兩個來自遠東地區的亞洲人,黑頭髮黃皮膚和別人不同. 不過也因為這樣,當時和教授談得也比較多.
宇教授曾跟我說過大志教授會來參加研討會 ,我還差點忘了大志教授是在京大教書呢!! 覺得怎麼這麼剛好!
大志教授看我寫了20幾頁的筆記, 寫得比其他日本人還多, 並且在片假名旁註記自己很辛苦想出的英文原文,像[energy source]這字,很驚訝地說:[Good! Good!].
一個下午的議程,鴨子聽雷什麼都聽不懂, 努力地記下投影片上的文字及圖畫,還有翻譯各種片假名,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的全日語研討會,我真的好努力喔!!
這個是讓我想了好一會兒的, e-ne-ru-gi 在心裏唸了好多遍還想不出來,後來發現是因為英文energy的r後面沒有母音,而且g發的是像國語注音符號ㄓ的音,和日語發音完全不同之故. 後面還有個單字source呢!
energy source (能量來源)
中場的休息時間時,坐在前方的京都大學的大志教授看到了我, 又驚又喜地跟我打招呼, 問我怎麼會來到日本,要待多久,親切地問候. 我也很高興在這裏又遇到一位認識的學者呢!!
去年赴布拉格參加一個小型研討會時,會場就我和大志教授兩個來自遠東地區的亞洲人,黑頭髮黃皮膚和別人不同. 不過也因為這樣,當時和教授談得也比較多.
宇教授曾跟我說過大志教授會來參加研討會 ,我還差點忘了大志教授是在京大教書呢!! 覺得怎麼這麼剛好!
大志教授看我寫了20幾頁的筆記, 寫得比其他日本人還多, 並且在片假名旁註記自己很辛苦想出的英文原文,像[energy source]這字,很驚訝地說:[Good! Good!].
一個下午的議程,鴨子聽雷什麼都聽不懂, 努力地記下投影片上的文字及圖畫,還有翻譯各種片假名,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參加的全日語研討會,我真的好努力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