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

[第62話] 河中有城,城中有河- 花開二条城

3月12日星期六  10:30am

    [Samui, Samui] (寒い  い)

    身旁的京都人們,穿著厚厚的外套,包著圍巾,口裏一直唸著這個字喊冷.

     走出Miyako旅館時,天是陰的,京都三月的風直吹臉上,冷得打哆嗦了.

      行李整理完畢時,時間是早上10點半左右,我心裏隱約覺得昨晚還來不及參觀的二条城,也許還來得及去看看,只要12點前回來退房就好,沒想到父親此時也說出他很想去看看二条城. 雖然心情悶悶的,但就是低調地出去旅遊就是了.




      計程車費要1200円,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去搭地鐵,只坐了幾站就到了.

      買了門票後,看見旁邊還立著現在城內開花情形的公告,好可愛.

門票正面
 
門票反面
     
 開花情況公告-白梅見頃(migoro,正好看的時候) 
  しだれ梅(枝垂梅)開七分 
 桃梅紅梅開七分
源平咲き分け梅開七分
                       
唐門-內棟是二之丸御殿

                 
進入大門-東大手門

                      
大門外護城河-很乾淨

     一進正門的右手邊,就看到櫥窗內立了好多人物蠟像,主要是德川家康及其家臣武士等.

     看倌們如果看過緯來剛播完的日本NHK大河劇[江~戰國三公主],應該對德川家康毫不陌生,他是戰國時代的大名(諸侯),終結了戰國時代,統一全日本,建立[江戶幕府]統治日本兩百多年,稱為[江戶時代]. 日劇裡到最後一幕時,江公主和其夫婿在統一後的日本的草地上野餐談心,就談著他們終於迎接了和平,畫面裏陽光和煦,藍天白雲,青草如茵,宛若太平盛世之來臨.

     讀中學的時候,好像就看過日本戰國人物--德川家康,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的故事. 問題是裏頭寫了什麼全部不記得,只記得這些人很會打仗有權謀,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人物. 不過這[杜鵑不啼]的故事十分有趣,可以看出三人中最有耐性的德川為何最後開創了江戶時代.

德川家康及其家臣武士蠟像

     這座二条城是慶長八年(1603年)由德川家康將軍所建,當成其到京都參見天皇時的住所,同時也能訓練軍隊.

     我們順著路標遊覽,看到了另一條護城河,還有一些植物及盛開的梅花.
      
遊覽方向指示牌
              
這裏是訓練武士軍隊的地方
            
城中有內城-城內還有護城河
                     
直橫相間的枝椏
                
垂穗

枝垂梅

源平咲き分け梅
這種梅很特別,一株樹上有白及粉紅兩種顏色的花朵.
[源]指源氏,[平]指平家*(註5),象徵兩種勢力的顏色互相爭豔,
是二条城內特殊的景色.(網路上其他照片比較清楚好看)
                               
紅梅
           
桃梅
                
白梅
                  
杉樹
                    
城中之內城 
                  
護城河一景
                            
護城河

     要越過這道護城河的橋邊有座涼亭,上頭的匾寫著[朱雀庵]三個字,那筆劃一頭圓潤,另一頭卻是豪爽一揮刷過去的飛躍感吸引了我的目光.

     [怎麼在日本這裏能看到這麼好的書法?]我心裏喊著.

     昨天在清水寺入口也看到了漂亮的書法(聯結),小時候看不懂,只是跟著學校的書法及作文課學寫,覺得是件苦差事,沒想到現在卻突然全懂了,領略了其中的藝術美感.

     [朱雀]兩個字令人覺得好熟,原來是那首唐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前頭兩字. 小時候國文課都要背這些,雖然一時間不一定會用到,不過長大了會感受到還好小時候有背下來,可以理解那種文化的底蘊.

朱雀庵
    
美麗盛開的山茶花

     過橋之後,進入內城,沿著左邊的行道走著,這裏卻是山茶花盛開. 我好喜歡這朵喔! (上圖)就把它好好地拍下來,陽光下的紅色花瓣在綠葉中閃爍著嬌豔光芒,有春天來臨的感覺.

     內城有座清流園,沙堆上有假石及日式房屋,這裏有供人歇腳喝抹茶吃菓子的地方. 不過我們沒進去.

     光是走到這裏,我心裏就已經非常驚訝了,二条城之大,遠超乎我想像,現在已經過了11點半了,那我們還來得及在12點前退房嗎?

     我加快了腳步,但是父母親似乎對於這裏非常喜愛,還是慢慢地散步呢!

                          
清流園一景
                          
清流園一景
       
這樹枝彎得好有個性!

       好不容易走到似乎要達出口的地方,沒想到峰迴路轉,右手邊出現了之前在唐門外看到的[二之丸御殿]. 我們看到好多遊客在排隊,門口還寫著[國寶],時間再趕,也是跟著進去參觀了.

       參觀要先脫鞋,再換上提供的乾淨拖鞋才能走進去.
                
二之丸御殿的入口

德川家徽-屋頂上端可見到菊花瓣狀之日本皇徽,稱為金菊徽

       和式的木頭地板一踏上就會吱吱作響,原來是當時建造成此用來防刺客的. 房間不少,有些是供使節留宿的,有些是開會的地方. 這些都有著和式紙門,鋪著褟褟米.

       因為裏頭不能隨便照相,看倌們只能看看這網頁上的照片了,有非常詳盡的敘述- 二之丸御殿內的房間     
        這裏還有另一座庭園,水池,奇石,小山,松樹,相映成趣. 另有一座[本丸宮],但這裏不開放進入,只能從外頭拍些照片.

                  
二之丸庭園一景
                      
二之丸庭園一景

本丸宮一景

                           
本丸宮

       二条城的風景及歷史深度,真是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大志教授以京都在地人來推薦的果然值得一遊.我慶幸在離開京都前,還抓緊了這麼一丁點時間來此遊歷,這是生平第一次進入日本的古城內,河中有城,城中有河,河中再有城,繞了許久才進到主要的宮殿,防護之森嚴,嘆為觀止,一代大將德川家康的京都寓所,果然不凡!

                                                                                                                               (....つづく)
附錄:
1.
當我在寫這篇遊記時,一邊聽著[江~ 戰國三公主]壯闊優美的管絃樂主題曲(音樂),覺得和文章裏的建物及歷史很搭很有fu,推薦給格友們聽聽. (現在想想, 這劇集我好像只看了兩三集而已....) 

2.   見證德川家族興衰-二条城 - 大紀元報導
3.  
元離宮二条城-官網
4.   影音-元離宮二条城 簡介
5.   源平合戰 - wikipedia之歷史描述
6.  
youtube上找到的有趣影音- 地下鐵[二条城前]站的電車開與關,這是我們下車的站,車內通知關門前的廣播音樂很有古早東洋風,像演歌的曲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