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那一塊絕世美味的薩荷巧克力蛋糕

     離開Kaffee館,轉到熱鬧的Grabe 及Kartner大街上,兩旁都是人潮熱鬧擁擠的商店,抬頭一看更是縱橫天空的電線,一座座吊燈吊在路中央的上方,和台灣的路燈大是不同.




      而沿路上到處可見音樂家莫札特的紀念品專賣店,也是遊人如織. 就好像巴黎靠著莫內梵谷行銷觀光,維也納有個莫札特,也變成當地行銷觀光的重點吧!




終於走到了Kartner大道的盡頭,眼前就是國家歌劇院


     站在歌劇院廣場向對街一望,有好幾家老店,尤其是行銷世界頂頂大名的SWAROVSKI水晶店,是這裡原產的. 過了幾天後,我倒是進了這家店,欣賞一下水晶藝術,不過沒買下任何飾品.


    國家歌劇院的旁邊,就是旅行書上說的來維也納必訪的咖啡館Hotel Sacher附設的咖啡館.

Hotel Sacher

    外頭排隊等著進去品嚐的遊客是大排長龍,我們排了大約20分鐘才等到座位.

    一坐下來,瞧瞧這貴氣的裝潢,好像坐在皇宮裏,可愛典雅的menu裡細細地介紹了這個奧地利國寶Sacher Torte (薩荷蛋糕)的來由,是御用的皇家甜點.
  

               

     我們點了三份Sacher Torte,另外點了三份Apfel Strudel(蘋果捲), 懷著既期待又有點怕受傷害的心情(不知道旅遊書會不會寫得太誇張?)等待這些甜點上桌....

     上甜點了,我先吃了蘋果捲...嗯! 很不錯耶! 看起來是整顆蘋果削片下去做的,不會太甜剛剛好,也沒有在美國吃的蘋果派那種很重的cinnamon肉桂味道, 非常好吃,沒吃過蘋果派這麼好吃的!

     再吃這塊薩荷巧克力蛋糕吧!    




      這塊蛋糕的一旁,擺著一大泡鮮奶油...

      我看著看著,猶豫著要不要配這坨奶油吃蛋糕?

     平時的我,不太喜歡也不太敢吃這坨奶油,在台灣每次點咖啡,如果知道它上頭還加了鮮奶油的,常常都會事先要求不加奶油或改成只加一半,因為這種咖啡或蛋糕附加的奶油常讓我覺得要全吃的話會有油膩嘔心的感覺.

      嚐了一口薩荷蛋糕,那巧克力...好特別的感覺,是我這輩子沒吃過的巧克力感覺,有些糖霜的顆粒感,非常好吃,蛋糕也不乾膩...

      再多吃了幾口...我愣住了....心中的震憾真是無與比擬, 這真是...太美味了...這樣一比,我過去所吃過的巧克力蛋糕,能算是巧克力蛋糕嗎? 跟這個Sacher Torte比起來,過去在台灣或美國所吃過的巧克力蛋糕,全部都要跌落到D咖E咖了....

      啊! 絕世美味的超級薩荷巧克力蛋糕,今生遇見,真是太值得了!
   
      話說那一旁的鮮奶油,我也鼓起勇氣挖它一口試試,沒想到一點都不油膩,香醇的鮮奶味撲鼻而來,竟然讓我一口接一口地吃進去,怎麼人家可以做出這麼好吃的鮮奶油? 而我在台灣總是要要求不要放奶油....

      我終於知道,什麼叫做國寶級的巧克力蛋糕了....這應該是世界級的吧? 不知道歐洲地區還有什麼巧克力蛋糕可以與之比擬的了....

      可惜我們是兩人吃一份,吃完後,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我甚至心裡升起一種想法:[在回台灣之前,我還想來吃一次耶....]

      這旅程的後幾天,我連續六天的中午,都是以一杯咖啡如Melange加上一塊蛋糕當午餐的...而且還吃不膩,每天如此.

      這真是很神奇,在台灣我不會這樣吃的,不過,這裡的咖啡讓我覺得比台灣的好喝多了,喝了也不太會心悸,所以能夠天天喝;至於蛋糕,買到的吃到的幾乎都有個水準以上,這就是歐洲吧? 咖啡和蛋糕甜點的文化盛行,也使得製作技術特別地發達,讓我這遊客一吃一喝就非常驚訝,也開始了我每天必有咖啡加甜點的旅程....
    

附記:

想要看Hotel Sacher更多的照片,這個網誌有更多更美的描述:
https://rainieis.tw/2016-04-19-724/


  • 留言者: Vert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9-05-01 20:39:27
看到巴黎街頭很多莫內梵谷那裡,我笑了.

吃到意猶未盡,才會永遠回味無窮啊!^^


Verte:
其實我是想寫:[靠莫內梵谷賺錢],[靠莫札特賺錢]...但是寫一寫貼在部落格裡覺得太露骨了些...所以後來改成比較"含蓄"的寫法...:)
嗯! 希望有機會去那裡再吃..真的不錯的蛋糕

2009-05-03 01:23pm

沒有留言: